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7 00:59:32  

中評社台北8月27日電(評論員 王崑義)2013年8月23日,由我擔任理事長的台灣戰略研究學會跟四川社會科學院,在台北共同舉辦一場“抗日戰爭時期四川的文化建設論壇”。這個課題是由四川社科院當前研究的一個重點項目,所以他們很希望聽一聽台灣學界的觀點,以及找些留存在台灣的史料進行參考。

  只是當前兩岸關係的交往已經成為兩岸的顯學,台灣史也變成台灣歷史學家最重視的課題,誰還願意去研究抗日戰爭,甚至是一個省的文化建設呢,在台灣真的很難找到這樣的學者。所以,舉辦這樣一場論壇,台灣學者聽取四川學者發表意見的時間要多出許多。 

  從2008年兩岸大交流以來,大陸除了涉台學者來往台灣極為頻繁之外,近來各種學界願意來台交流者也逐漸增多,只是台灣相關的學者實在有限,所以如果每個課題都要台灣學者參與,還真的不太容易找得出來。 

  就以抗日戰爭來說,台灣歷史學界到底有多少人有興趣去研究,沒有調查實在不敢說,但是如果研究者不多,那麼對台灣來說,抗日戰爭還是由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作為主戰場,但因為研究者少,整個抗日戰爭幾乎都已經變成是共產黨主導的一場戰爭,所以掌握史料、掌握研究程度,就是掌握對歷史的發言權。 

 

這方面不要說綠營沒人有興趣研究,即使藍營也沒有幾個學者願意去研究。所以,國民黨現在既然在執政,更應該把握機會跟大陸學者爭取發言權,才不至於讓國民黨在大陸的歷史蒙羞。 

  事實上,這5年兩岸大交流也出現一個問題。一位北京涉台高層人士曾經問我說,大陸每年舉辦不少次的大型兩岸關係論壇,每次都有兩、三百個人士參加,花掉的費用確實不少,他問我感覺如何? 

  我的回答是類似的大規模論壇應該已經完成它的階段性功能,以後應該整合成一年一次就可以了,因為太多次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參加者差不多就是那幾個老面孔,能發言的內容也是一套言論走南闖北,意義並不大,所以與其辦那麼多場兩岸關係研討會,還不如多舉辦一些小型的研討會,更能促進兩岸學術的交流與發展。 

  其實,台灣學界研究兩岸關係者並不多,太多次的兩岸關係論壇,也找不出什麼新面孔,所以不是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他們並不太會接到主辦單位的邀請,所以台灣許多出色的學者,就被那麼多次大型的研討會給淹沒了。這就像這次四川社科院的學者,他們到台灣也不太知道台灣的同行,如果不是透過我們,恐怕他們到台灣,也只能變成純旅遊了。 

  所以,學術的研討會和大型的交流論壇,性質上是不一樣的。大型的論壇功能是“交流”,小型的研討會是“學術”,過去以來兩岸學界的交流已經不少,但是學術意見的交換卻一直建立不起來該有的架構,這是錢花不對口最為可惜的地方。 

 台灣的大學已經超過150所以上,所以各行各業的教師其實並不少,如果大陸的大學教授與研究者能夠廣泛的跟台灣學界各類形的教師多做學術交流,這才有助兩岸學術的發展,對於兩岸大學追求更高的學術排名,也才會更有意義。 

  所以,少辦一些大型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多辦一些專業學術論壇,對兩岸的學術發展才會更有意義。

  (中評社評論員王崑義為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CU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