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中國夢 能讓新左派再集結?
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
重慶模式曾經是新左派實踐理念之所在,但因為薄熙來事件而一夕瓦解。儘管實際負責的黃奇帆市長當時全身而退,繼續在職,新左派的士氣大跌是不爭的事實,重慶也不再能提供範例。

所謂新左派,原本是在面臨市場化與資本主義霸權大軍壓境之際,亟思維繫工農兵的階級利益,試圖從社會主義理想中另覓出路,進而與民族主義、文化保守/創新主義再結盟而成的鬆散的公共知識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接班之後,在薄熙來事件中抱著看笑話心態的自由主義知識界,並沒有表現太多的歡欣鼓舞,南方周末為言論尺度的抗爭,好像一度震動到了龍脈,又好像沒有。反而,新左派似乎重新騷動起來,對於中國未來發展模式的探索,再度受到重視。中國崛起的氣氛在總體上有利於新左派的反思,他們因應時代對中國模式的理論呼喚,比自由派只能否定中國模式的思維定式,顯得生氣蓬勃得多。主張中國模式的各種立場容或各說各話,但往往長篇大論,著書成冊,而反對中國模式的自由派多半興趣不大地寫寫雜誌文章。

習近平最近從時間與空間兩個角度雙管齊下,打開了今後新左派恢復集結的論述根基。他在空間上提出了「鞋子論」,也就是發展如同穿鞋,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這其中似乎有點自由市場的消費偏好概念,但其實也替階級分析與階級利益的正當性提供了基礎。在時間上,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的發展遠景,將民族立場標示出來,既挑戰中國知識界上從理論上跟緊腳步,也挑戰世界華人社群重新正視自己的身分。中國夢雖是如此抽象的概念,卻等於把個人消費主義從鞋子論裡排除了,因為這鞋子必須是群體的。

新左派議論中國模式並沒有一個定向,人言言殊,因此重點不僅僅在於個別理論是否高深或正確,而在於他們共同營造了中國崛起的氣氛。談重慶模式也許是政治禁忌,但是談中國模式儼然不是。黨中央原本認為不適合鼓吹這個話題,因為韜光養晦的原則所要求的是低調,而中國模式非常高調。可是如今,中共官方雜誌也加入了中國模式的討論,而中國夢更將是未來幾年的主旋律。新左派的例證堂而皇之從重慶延展開來,許許多多與重慶類似的政策將可以浮上檯面,不像幾個月前還要藏起來。則擺脫政治明星以後的新左派,空間與心情都寬鬆了起來。

一言以蔽之,新左派的再集結是不可避免的,儘管西方政治界與輿論界主要是聲援自由主義學者,他們猶如日本漫畫中的黑暗界,值得觀察家同情。但是,外界要認真面對的真正對手,仍然是廣泛定義的新左派,他們是未來替中國代言的主要知識泉源,也是測定資本主義與霸權秩序之外有無其他可能選項的主要陣營。中國崛起當然可能是和平的,但是不久之後,圍繞新左派輿論戰線的硝煙四起,恐怕不可避免。

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2013.04.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CU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