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50098_2203526695327_1462150183_2422138_414757_n.jpg  

唉唷~各位看倌們!!

猜猜看這張圖是從哪拍的啊??

答案是....................................................................

北京(Beijing)啦!!!!!

乍看之下有沒有置身香港(HONG KONG)的錯覺啊???????

這棟大樓可不是普通的大樓唷!!

在這篇專欄中,版主可要鄭重地介紹一下這棟在香港接近氾濫程度的【屏風樓】!!!!!!!

在某次因緣際會之下,香港的朋友告訴版主俺這個小常識....

現在版主也讓大家在瀏覽美景之餘長長知識!!!!!

屏風樓、或稱屏風樓宇,是指在人口密集城市中,數幢連在一起的摩天建築物有如屏風因而得名,但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屏風樓阻擋光線令風速減慢,而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則被稱為屏風效應熱島效應,這現象在九十年代後期,又缺乏城市規劃和監管的高度密集的城市;如香港地區引起關注。

屏風效應是指樓宇建築猶如天幕,阻礙自然風進出,這使城市內的空氣轉差、「不見天日」、悶熱難擋,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空氣質素、景觀及自然光,令相對內陸的地區的空氣流動減弱,氣溫升高,加劇地區性的空氣污染問題,令區內居民患呼吸道毛病的比例增加。此外,屏風樓也可能引致鄰近較矮樓宇不能清晰接收電視信號。缺乏城市規劃和監管的高度密集的城市,如香港;政府最初未有正視,任由屏風樓興建,在環保團體和公眾輿論炮轟下,認為政府當年規劃失當,好大喜功,為求增加建屋量達致目標,無視屏風樓問題,最終要自食其果。

近年在香港陸續興建屏風樓所引起的環保問題,批評者認為,屏風樓在香港出現是因為在缺乏政府的城市規劃和監管下,地產商在發展市區外圍的新區時,為了盡量利用昂貴的土地,一方面將新建的建築物向高空發展,另一方面將大廈與大廈之間的距離縮至最小,形成屏風,使市區內部的舊區變得有如盆地一樣。在香港,大圍荃灣深水埗西九龍均正面對這個問題。

另外,也有意見認為屏風樓的出現,與舊啟德機場搬遷,市區撤銷對樓宇的高度限制,以及建築物條例的修改,令廁所不需設有窗戶,發展商可以改變傳統的住宅樓宇設計有關。

體積龐大的屏風樓,是因為早年規劃的街道並非為如此龐大的建築體量而設計。這也解釋到紐約市曼克頓的建築物高度雖然與香港的差不多,但「屏風效應」的都市環境問題卻未有突顯出來,是因為紐約市的街道一般都比香港的闊,加上他們不少的建築均會作沿街後退的設計,令建築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間距及空間。紐約市對建築物有街影投射管制,超高層建築根本不會像長城連合起來,起不到「屏風」的效應。情況就如中環的摩天大廈,雖然高聳入雲但市民不會視為「屏風樓」。

以上就是關於屏風樓的介紹!!!

雖然在北京大夥兒見到的屏風樓應該沒有像香港一樣氾濫~

但是若以後見到這種建築物,大家就知道這種建築的來源了!!!

未來有機會大夥兒也可以將這種小常識與其他朋友分享唷

希望大家會喜歡本次的專欄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CU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