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期末考了~~~

大家體諒一下板主

沒時間閒聊了哈哈哈

放這篇小文章給大家散散心啦!!!!

觀念平台-數據掛帥 大學如薛西佛斯

  • 2011-05-09
  • 中國時報
  • 【張瑞雄】

 

     去年底教改論壇及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起「反對獨尊SSCI、SCI等指標,找回大學求是精神」的連署,到目前有超過一七○○位教授連署。SCI和SSCI等指標被學者批評為「文理不分、土洋不顧的期刊論文評鑑標準」,其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SCI、SSCI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目前一切講求數據績效的高等教育

     以前大學是一座象牙塔和城堡,裡面怎麼教學和做研究沒有人知道,現在由於民主開放,一切作為都講求要負責任和可以解釋,所以大學再也不能消耗大量經費而不對社會做些交代,因此國家要求大學交出經營的績效,但大學的績效如何評量呢?而且這些績效必須客觀且可以評比,數據化的績效於焉產生。

     要數據績效,因此研究上論文發表了幾篇很重要,但旁人和教育部怎知你論文發表的期刊品質好不好?所以只好拿SCI和SSCI來做標準。同樣的要注重教學,所以教學上也要數據績效,因此要教學評量,讓學生評評看老師教得好不好,五分量表中平均得分三.五以下就算不好,必須被院長或教務處約談,必須參加教師成長團體,好像參加戒酒團體一樣。

     數據化也讓大學容易被比較,才會有世界百大的夢魘(或是夢囈?)。但誰能跟百大第一名的哈佛比?一九九五年物理諾貝爾獎得主威曼就開玩笑地說過:「哈佛的錢比上帝還多,哈佛能做的別人不一定能做。」

     除了外面的社會壓力要求大學交出數據成績外,大學內部也欠缺對學術權威和倫理的尊重,因為我們很民主,誰都不服誰。如果資深教授要說一位資淺教授研究做得不好或教得不好,請拿數據出來!同樣地,一群評鑑委員要說一個大學辦得不好,一定要有明顯的數據。

     再加上教部以五年五百億和教學卓越計畫經費掌控各大學的死活,除非哪個大學能有志氣說我們不要吃糖,我們要走自己的路,否則大學還是會被這些數據所束縛,要能夠「唉」才有糖吃。

     希臘神話中,薛西佛斯受到神明懲罰必須將一塊大石由山腳推向山頂,但每當接近山頂時,大石就會滾回山腳,薛西佛斯因此周而復始地重複這種了無意義的工作。同樣地反對SSCI和SCI就像薛西佛斯推石上山一樣註定徒勞無功,因為即使沒有了SSCI或SCI,絕對會有其他I出現,君不見台灣已自己搞了個TSSCI(Taiwan SSCI)。

     數據不死,爭論不止。傅斯年校長給了台大「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成大的校訓是「窮理致知」,清大校徽裡面寫的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可見大學的目的不在發表了幾篇論文、獲得了幾個專利,而在於愛國愛人、在於窮理致知、在於厚德載物,只是這如何從SCI或SSCI等的數據中轉換得知?

     (作者為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兼副校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CU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