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期文章:201308 (4)
- Aug 27 Tue 2013 20:28
台灣該做的事:把社群化為人脈和錢脈
- Aug 27 Tue 2013 20:25
余英時:民主自由精神 不能畏共
- Aug 27 Tue 2013 20:12
李毓峰:中美10年內不致發生正面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7 00:51:53
中評社台中8月27日電(記者 鄧木卿)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暨政治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李毓峰2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一事,與其說關注的是軍售議題,不如說是背後隱含著重要的政治意涵。中美兩強不但都已透露出各自的戰略底線,而且為了解決岐見,願意成立工作小組協商,顯見兩國都展現高度自制和誠意,未來10年,中美兩國不至於會正面衝突。
繼6月初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展開莊園外交時,習近平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之後,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上周又向美國防部長重提一次,而且這次還直指美對台軍售一事,是中美關係的三大障礙之一,必須組成工作小組,協商解決之道。
李毓峰認為,外界關注的多是軍售議題,但其實背後的政治意涵更為重要,因為,美國不可能不賣武器給台灣,不管是依據《台灣關係法》或軍售帶來的龐大的利益等,美國在這次防長會議上,也清楚讓中方了解,美國勢力不可能退出亞太,美方願意讓中方參與亞太事務,但也讓中方了解,美國才是老大。
至於中方的立場,李表示,中方也清楚表達會捍衛核心利益到底,所謂核心利益,就是包括釣魚台、南海島嶼等領土主權問題,甚至會不惜一戰。
- Aug 27 Tue 2013 20:10
王崑義:兩岸更需要辦小型學術研討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7 00:59:32
中評社台北8月27日電(評論員 王崑義)2013年8月23日,由我擔任理事長的台灣戰略研究學會跟四川社會科學院,在台北共同舉辦一場“抗日戰爭時期四川的文化建設論壇”。這個課題是由四川社科院當前研究的一個重點項目,所以他們很希望聽一聽台灣學界的觀點,以及找些留存在台灣的史料進行參考。
只是當前兩岸關係的交往已經成為兩岸的顯學,台灣史也變成台灣歷史學家最重視的課題,誰還願意去研究抗日戰爭,甚至是一個省的文化建設呢,在台灣真的很難找到這樣的學者。所以,舉辦這樣一場論壇,台灣學者聽取四川學者發表意見的時間要多出許多。
從2008年兩岸大交流以來,大陸除了涉台學者來往台灣極為頻繁之外,近來各種學界願意來台交流者也逐漸增多,只是台灣相關的學者實在有限,所以如果每個課題都要台灣學者參與,還真的不太容易找得出來。
就以抗日戰爭來說,台灣歷史學界到底有多少人有興趣去研究,沒有調查實在不敢說,但是如果研究者不多,那麼對台灣來說,抗日戰爭還是由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作為主戰場,但因為研究者少,整個抗日戰爭幾乎都已經變成是共產黨主導的一場戰爭,所以掌握史料、掌握研究程度,就是掌握對歷史的發言權。